查看原文
其他

15分钟,如何“圈”出美好生活

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3-01-19

 戳蓝色字关注我们!



15分钟,你能干点什么?是步行一公里、吃一顿饭,还是听三四首歌曲、刷几条短视频?如今,15分钟,作为一个时间尺度,还是衡量生活便捷度与幸福感的标尺,比如全国很多地方打造的“15分钟社区生活圈”“15分钟健身圈”“15分钟医疗圈”等。


1月12日,浙江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,省长王浩作政府工作报告,并公布了2023年十方面民生实事。其中也有一个15分钟圈,那就是新增“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”3000个。


这个圈有多大?大概是5平方公里。圈里有多少人?常住人口大约5万到10万。这两个问题都比较容易回答。那么,进一步要问的是,为何要将“文化圈”列入民生实事,又如何“圈”出美好生活?


台州市仙居县“下街村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”开展装裱修复技艺(非遗)体验活动




或许有人会问,15分钟指的是步行时间,还是车行时间?


实际上,“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”,指的是以村、社区为圆心,步行15分钟,约1至1.5公里划圈,圈内必须有3个以上公共文化设施。


具体到社区,这个“圈”被进一步细化:比如,在义乌江东街道塔下洲社区,出家门1分钟,就能到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;出小区向西走8分钟,可抵达江滨健身步道;向北步行约7分钟,就来到了义乌市文化广场……又如,在杭州市钱塘区白杨街道划定的6个“圈”中,既有经过改造后的城市书房、成长驿站,也有围垦文化公园、娃哈哈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等。


可以说,“文化圈”,将居民的学习、生活、交流等需求串联了起来,形成了一个个“文化聚落”。


民生实事关键在于让群众“有感”。对原本文化设施偏少的地区来说,群众感受到的变化更是真切实在。


比如,通过建设“文化圈”,舟山普陀将公共文化服务延伸至白沙、东极等9个偏远小岛,并更新了渔民画展厅、历史文化博物馆、文化礼堂、农家书屋等设施;又如,景宁县大漈乡的村民,白天可以去农家书屋看书或参观展览,晚上可以到广场上看表演或跳广场舞,身心都有了安放之处。


不可否认,“文化圈”里的部分文化设施是现有的,也可能建成好多年了,这些老场地如何持续吸引群众呢?


这里面,活动的开展就非常关键了。如温州文化馆因地制宜打造了“温州鼓词荟”“市民文化露台”“群星剧场”等品牌服务,西湖区转塘街道组织开展雕版印刷、制茶技艺等特色活动,让“文化圈”不仅有“硬装”,也有特色“软装”。


值得肯定的是,在“文化圈”里,群众能够更方便快捷地找到文化、休闲、艺术、体育等设施和活动,生活内容变得更加多姿多彩,生活品质也在攀升。


温州市文化馆打造的“市民文化露台”




那么,我们已经有一些大型的公共博物馆、图书馆了,为何还要将“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”作为一项民生实事?将这几个字“拆”开看,或许能找到答案。


先说“15分钟”。有人说,现在家家户户几乎都有代步工具了,比如车行15分钟,群众也不会不愿意去,何必要自加压力,打造步行15分钟可至的“文化圈”呢?


实际上,相比乘车,漫步的过程更能让人感受空间的魅力,更有助于从微观尺度去发现城市或乡村,体会那些真正对人而不是仅仅对机动车友好的细节。因此,以步行时间丈量,更能促动我们深入地去观察城乡,去发现那些令人流连忘返的地方。


再说“品质文化生活”。除了衣食住行等基本供给,生活也要有阳春白雪式高层次的供给。而这些文化空间,有利于调动居民对生活的热爱,唤醒百姓对本土文化的关注,提升群众的生活品位和审美能力。也许在今后的社会里,被称为基础设施的并不只是公路、自来水管和输电线,这些文化空间也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。


最后说“圈”。如果说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是市民享受文化服务的“点”,那么,一个个“文化圈”,圈出的则是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“面”。眼下,大型公共文化空间多数集中在城市中心区,很多人不愿为了一个展览、一场活动,在路上多花费时间。而“文化圈”,圈起的面积虽然不大,但地理位置便民,让“幸福就在家门口”。


嘉兴天凝镇文体活动中心 




其实,“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”不是今年第一次被列入浙江省政府民生实事。2022年就已被列入,去年的目标是8000个,全省实际建成了8288个。


平心而论,这个数量并不少,可是仍有一些老百姓并没有体会到这些就在身边的“文化圈”,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。


其中,自然有信息不对称的因素,比如老百姓并不知道“文化圈”的打造,或是虽然享受过服务,但并不知道这就是“文化圈”打造的成果;还有就是需求不匹配,有的地方以老年居民为主,但周边的“文化圈”偏重年轻人的需求,老年人不愿意去,就感受不到“文化圈”的价值;此外,一些“文化圈”里的阵地虽然建好了,但因为资金、管理、人员等跟不上,活动无法常态化开展,让人吐槽“有圈无品”。


那么,“文化圈”如何有圈也有品呢?笔者认为,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入手。


每一项民生实事都要做好信息公开,“文化圈”也是如此。“圈”内的文化空间,无论是新建还是改造的,都要亮出来。比如,可以将“文化圈”的标识牌,在显著位置张贴,并公示开放时间、服务项目、活动内容等信息,为群众直观呈现每一个“文化圈”情况,接受群众监督。同时,也要用多种方式扩大宣传,在此过程中,可能会有老百姓反映问题,但只有在建设过程中把出现的问题解决了,才能最终获得群众的认可。


同时,要树立“用户思维”,思考群众需要什么,怎样能让人们想来、爱来、常来。造型别具一格、设计小众独特、装潢精巧时尚的文化空间,的确让人“初见乍欢”。但如何让群众倾心以赴,要有“真本事”。


比如,很多文化礼堂、文化家园,不仅有健康、教育等功能,邻里还可以喝茶聊天、看书听戏,满足了多样化的需求。又如,有的文化空间随时“恭候”群众,像温州的上百家城市书房24小时开放,让人感觉无论何时,总有一盏灯为人们留着一束光。再如,浙江连续多年举办“我们的村晚”,农民演、农民看,人人都可做“民星”,直达马斯洛需求层次“塔尖”。让群众在文化空间有收获、有成长,才是培养“回头客”的关键。


杭州萧山区城市书房 戴村永兴书房·邻里馆


也有人提出,如何让生活在武林门的张三,和居住在山区的李四都能享受高品质的文化生活?在一定程度上,数字赋能缓解了这个“矛盾”。2022年10月,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“浙里文化圈”小程序,不仅能查看身边“文化圈”内的文化设施,报名参加文化活动、文艺社团等,还能免费在线学习音乐、美术、书法、曲艺、摄影、舞蹈等多种艺术课程。


此外,“文化圈”内的设施不是建成就完事了,更需要有人来管理和运营。如杭州市萧山区引导社会力量,向“圈”内的文化设施委派“文化管家”,策划文化活动,组建文化团队,开展艺术培训,增强“用户黏性”,这都是可以借鉴的。


在公共文化空间的运营经费方面,除了依靠财政保障,我们也要探索,如何以市场化的方式,更大程度地整合资源,创新管理运营机制,最大限度地让群众受益,满足群众需要。


未来,当有了更多举步即达、“抬脚”就到的文化空间和活动,当群众有了更多休闲娱乐的选择、精进自我的机会,或许才能更深切地体会到,共同富裕不只是物质富裕,也是精神富有。



声明:稿件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。



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 



往 期 精 彩 内 容
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